您的位置 首页 青少服务

慧声慧语,书香领航

今天上午,一场别开生面的绘本阅读活动在安慧里社区居委会精彩呈现。本次活动选取了《天工开物》中养蚕部分的绘本,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奇妙大门。

活动伊始,孩子们围坐在一起,眼睛紧紧盯着老师手中的绘本,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。当老师翻开绘本开始讲述养蚕的故事时,现场立刻安静下来,孩子们瞬间被精彩的内容所吸引。当讲到蚕宝宝的孵化过程时,有的孩子忍不住凑近观察绘本上的图片,小声惊叹:“原来蚕宝宝是从这么小的卵里孵出来的呀!”

在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,孩子们了解了蚕从蚕卵到蚕宝宝再到吐丝结茧的生长过程。大致如下,雌雄蚕蛾交配后,人们用桑皮厚纸接住雌蛾所产的卵得到蚕纸,腊月十二需用天然的露水、石灰水或盐卤水浸浴蚕纸,十二天后微火烘干存箱,直到清明时孵化。幼蚕金贵,饲养时需将桑叶切细,还要勤加清理残叶和粪便,且蚕怕各种气味,需烧残桑叶抵挡。蚕吐丝结茧时,人们会将其放在六尺高的架子上用小火烘烤,创造温暖环境引蚕吐丝,结茧后加大火力使蚕丝干燥。

此外,老师通过阅读告诉大家,中国先民大概在五千年前就开始养蚕织丝(经考古证实的),中国丝绸历史悠久,因此中国也被称为“丝国”。

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,老师提问:“谁知道蚕宝宝吃什么长大呢?”话音刚落,小手如林般举起。一个小男孩激动地站起来,大声回答:“吃桑叶!”答对后,一脸自豪地坐下。接着,老师让孩子们分享如果自己养蚕会怎么做。孩子们纷纷发挥想象,有个小女孩说:“我会每天给蚕宝宝找最新鲜的桑叶,还要给它们的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。”

此次绘本阅读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层面,让大家初步了解了古代中国蚕桑丝织的生产过程,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伟大的蚕桑文化,激发了大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,意义非凡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