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只愿,再十年,你我鬓染霜雪,仍将十指紧扣,冬夜呵手你在旁温酒,岁月便轻声走过,此生,共我。”
“小刘,在这边!你们走错啦!”下了电梯就开始转向的我们,在黑咕隆咚的楼道里面摸索了一阵,准备掏出手机找找我们到底走去了哪一户人家的时候,听到了叔叔叫我们的声音,原来叔叔接到我们在楼下打的电话后,就和阿姨打开家门,站在门口等我们了,谁知道我们刚到5层就走向了反方向。
叔叔阿姨热情地欢迎我们进入家里后,还很不好意思地说:“刚刚搬家,又准备再搬家,所以就没有收拾了。”我们就好奇地问叔叔:“怎么总是搬家呢?是不是有什么困难?”叔叔笑着说:“是因为阿姨对房子的要求高,要有电梯,采光好,所以我们搬到一个地方,阿姨不满意的话,我们就再搬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叔叔阿姨都是乐呵呵的,可是忽然就感动到了我们,朱阿姨眼睛不好,很多东西看不见看不清,可是叔叔对待阿姨还是像以前一样,不会感觉到麻烦或是厌倦,反而比之前更加在乎阿姨的感受,希望阿姨可以生活得更加舒适。
在聊了一段叔叔阿姨的生活情况和兴趣爱好后,叔叔阿姨就开始关心起我们社工来,“家住在哪里?上班远不远?”“晚上回去还要自己做饭吗?”“工作辛苦吗?”等等问题,就像是长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一样,阿姨也说了好几次,说感觉我们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。
随即我们表示希望给叔叔阿姨录一段唱歌的视频,叔叔一听就转身进房间拿出了自己的小提琴,要给阿姨伴奏,阿姨拿出了歌词本,这时我们注意到,阿姨的歌词本上的字都特别大,一问才知道,这是叔叔为阿姨特意准备的“爱心歌词本”,叔叔调整好字体和间距,尽量让阿姨可以看清楚歌词内容,方便阿姨的演唱。
在叔叔阿姨演唱前,还有一个小细节再次感动了我们,本来是叔叔坐在阿姨的右手边,可是担心拉小提琴的时候不小心戳到阿姨,所以和阿姨换了一边,从这一点一点的小细节中都可以看到叔叔对阿姨的体贴入微。
随后阿姨就对着摄像机开始报幕,叔叔就在旁拉起了前奏,一个唱歌一个伴奏,态度认真,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,沉醉在自己的音乐中,而立德社工在一旁静静拍摄,不打扰到叔叔阿姨的表演,一时间,小小的房间里,小提琴声和歌声相互交融,夕阳从窗口照进房间,柔柔地打在叔叔阿姨的脸上,梁祝的音乐和歌词,让大家在感叹古典音乐无与伦比的同时,也感受到了叔叔阿姨间的默契和相爱。
我们在歌词本上看到了《同一首歌》,就想听叔叔阿姨合作表演,可是叔叔因为已经弹奏了两首曲子手部已经有一些不听使唤了,可是看到我们热切的眼神,感受到阿姨依然想唱歌的热情,就忍住不适,依然满足了我们的要求,并且在弹奏的时候,感觉自己给阿姨的调起高了,阿姨唱起来比较费劲,所以又重新弹奏一次,让阿姨演唱地更加舒服。
录完视频后,叔叔阿姨就热情地和我们聊起天来,阿姨一直觉得自己唱得不够好,在我们一致高度赞扬阿姨的歌声后,阿姨非常开心,就告诉我们说希望可以参加一些唱歌的活动或者比赛,在听说我们在社区里面组织残障人士排练舞蹈的时候,阿姨特别想参加,可是因为眼睛问题,阿姨担心自己跟不上进度,叔叔便说陪着阿姨一起学习,回来后再帮助阿姨补课。说到这里,阿姨告诉我们,自己曾经想参加朗诵,可是看不见朗诵词,叔叔便一个字一个字地教阿姨,帮助阿姨背诵下来,让阿姨可以顺利地参加朗诵。
从音乐舞蹈聊到乐器,叔叔在得知我们的社工曾经学习过吉他后,笑着说自己在网上看见了别人拉小提琴和吉他一起合奏,特别好听,可是一直找不到人可以尝试,可是现在就可以学习曲目,进行合奏了。叔叔越说越开心,还提出要教我们拉小提琴。紧接着,叔叔就和我们聊起自己年轻时候的生活,告诉我们自己原先是一个翻译,我们经常使用的《英汉大辞典》就是叔叔参与审核的。曾经在阿姨睡觉的时候,叔叔还在通宵翻译,可是现在叔叔告诉我们,生活就要过的轻松一些,不要让自己太累了,要懂得享受生活。
随后叔叔又和我们聊了聊时事热点,国内外的新闻,还知道很多流行的网络用语,可以发现叔叔对于生活充满了热情,愿意接受新鲜事物,为了防止自己衰老每天坚持拉小提琴进行锻炼。虽然叔叔也会说自己的身体有衰老,但是叔叔以一颗平常心接受了这个自然规律,并且积极地延缓自己的衰老。
阿姨虽然眼神不好,看不清楚东西,可是依然愿意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,还希望多出去走动,和其他残障人士成为好朋友,而叔叔为了阿姨会去接触一些自己曾经没有接触的事物,并且对此充满了耐心和热情,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感恩,他们比很多身体健全的夫妻都要生活得幸福和充实。